房地产市场延续止跌回稳走势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的最新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住房市场成交活跃度提升,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增加;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销售价格环比总体降幅收窄;各线城市同比降幅均继续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王中华介绍,3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7%和0.1%,北京和广州分别下降0.2%和0.1%。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2%。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分别上涨0.5%、0.4%和0.3%,广州下降0.2%。
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与上月相同,二手住宅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环比下降0.3%,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
当前,各地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中指研究院研究显示,今年春节后,在高品质项目供应增加及传统营销季带动下,一线城市新房、二手房成交量保持修复态势。
一线城市活跃度提升更明显。北京链家研究院分析师岳微称,3月份,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不含共有产权住房)成交4151套,同比上涨51.7%、环比上涨107%,成交量接近去年10月份成交水平。此外,北京市二手住宅网签量为19234套,环比增长62.0%,同比增长34.7%。3月份二手房网签量为近24个月以来第二高水平(仅次于2024年12月份),网签量大幅增长反映出春节后市场热度的延续。
除了成交方面,很多城市的土地市场也十分活跃。这表明房地产企业对未来市场信心增强,房企资金状况正在好转。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认为,核心城市土拍升温,原因在于随着房地产销售端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出现阶段性回稳,房企对核心城市新房销售一致看好,补仓意愿较高。同时,年初拿地能够在当年进入销售阶段,有助于回笼资金,提升周转效率。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认为,各地主动调整供给结构,加大了核心区域优质土地供给,推出很多“小而美”的土地。以杭州为例,今年已出让的20宗商品住宅土地中,90%的单宗土地规划建筑面积没有超过9万平方米,这些土地配套齐全,容积率适中,更适合开发高品质住宅。
目前,各地仍在积极优化房地产相关政策。比如,多地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优化方向主要包括降低首套房、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优化公积金贷款住房套数认定标准,优化“商转公”,支持提取公积金用于首付等。此外,还有一些城市推出特色金融产品,一些城市在购房补贴、住房“以旧换新”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在政策作用下,房地产市场延续止跌回稳走势,市场交易继续改善。从去年四季度以来,持续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改善房地产投资,加大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针对房地产企业提出“白名单”制度,给予金融贷款支持。综合来看,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房地产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
房地产市场仍处在调整阶段,需求还要进一步释放。专家建议,未来各地要进一步落实好中央关于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加大“好房子”建设力度,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收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